
-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基于扩散Transformer和表观基因组信息整合的scATAC-seq细胞自动注释新方法scDIFF
•MiST:基于Minimap2的快速精准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新方法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的GWAS分析揭示子午岭黑山羊重要经济性状的候选基因
•通过DNA甲基化分析和转录组测序揭示珍珠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在缺氧预处理下的分子机制
•scRNA测序显示,Bu-Shen-Yi-Qi配方(BSYQF)通过调节慢性哮喘小鼠中失衡的M1/M2巨噬细胞亚型来改善气道重塑
•基于DNA/RNA二代测序的泛癌种分析揭示亚洲人群高临床可操作性的精准医疗前景
•编辑按:在促进胰腺癌生长并抑制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的通路中,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位于Smad7的下游
•一种优化后的平台能够克服CRISPR/Cas9慢病毒系统引发的过度肿瘤免疫排斥反应 现已上市可供购买
•综述:利用CRISPR-Cas9技术改良乳酸杆菌在青贮饲料生产中的应用:当前认知与未来展望
•基于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和CRISPR相关蛋白(Cas12a)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可实现商业食品中蚕的便携式可视化检测
•致编辑的信:关于“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和精神方面的不良影响”
•HPV阳性头颈鳞癌中超级增强子驱动的表观遗传调控网络与治疗新靶点
•综述:解读表观遗传学图谱:ctDNA甲基化在肝细胞癌治疗中的变革性作用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在感染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的过程中,通过甲基化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和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来抑制机体的抗病毒先天免疫反应
•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M2巨噬细胞极化的表观遗传重塑:机制及其治疗意义
•综述: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新研究范式:表观遗传学、植物疗法、基于机器学习的诊断方法以及草药干预的临床试验
•snoRNA Snord3 通过表观遗传调控小鼠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中的 ESM1 基因,从而促进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
•肿瘤miRNA特征与II/III期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相关 可供购买
•综述:抑制元件1-沉默转录因子(REST)的动态作用:神经健康与疾病中的双刃剑
•一种存在于远端外泌体中的成纤维细胞特异性miRNA功能簇,通过Rap1b/ERK1/2轴加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HBV相关肝癌演进中血清胞外囊泡lncRNA动态图谱:10个核心分子标志物与MAPK通路的非侵入性早诊新突破
•LTCONS_00014107-miR-29b-2-3p-GPR37轴调控热刺激诱导食管鳞癌发生的新机制
•从抵抗到敏感:FADD和lncRNA PPFIA1-AS1对LUSC细胞中顺铂治疗的影响
•与神经发育障碍相关的Argonaute突变会导致RISC(RNA干扰复合物)形成延迟,并通过3′→5′剪切作用使miRNA异常缩短
•PDO Comté奶酪中嗜热发酵剂的动态变化:基于生存能力qPCR技术的见解
•埃及新河谷省反刍动物梨形虫感染检测与基因型分析:基于PCR和系统发育学的流行病学研究
•利用锁定核酸和阻断探针提高特异性,通过定量PCR技术检测环境DNA中的濒危鱼类Crystallaria Cincotta
•中国一家基层医疗机构中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皮肤感染的回顾性分析:诊断准确性、治疗效果及基于PCR的菌种检测
•CanID-PCR:一种快速且低成本的PCR技术,可直接从阳性血液样本中提取的gDNA上来鉴定念珠菌种类
•基于TaqMan技术的一步四重逆转录实时PCR(RT-qPCR)方法的开发与应用:用于四种猪腹泻病毒的差异检测
•重组白色念珠菌Hyr1蛋白在侵袭性念珠菌病诊断中的潜力研究
•泪液CGRP在硝酸甘油诱发偏头痛发作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作为生物标志物的验证研究
•新型脑脊液生物标志物,有助于将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组织增生症(CNS-HLH)与其他神经炎症性疾病区分开来
•肺癌相关血液标志物hPG80在无症状个体中响应吸烟的可逆性升高:对风险分层与早期诊断的启示
•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获得的针对抗菌肽FsPDF2的抗体揭示了欧洲山毛榉的应激反应
•恶性疟原虫EBA-181配体红细胞受体之谜破解:瞄准Band 3蛋白,为疟疾疫苗设计开启新靶点
•AAV介导的肌肉靶向递送BDNF与GAS6延缓SOD1G93A ALS小鼠疾病进程的机制研究
•基于自愈合水凝胶的姜黄素-橙皮素热熔挤出系统共递送策略及其在皮肤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选择性肽引导的跨细胞转运能够增强外泌体介导的siRNA穿过血脑屏障的递送效果
•双靶向岩藻多糖-TPP纳米颗粒递送系统通过线粒体功能障碍和cGAS-STING激活途径有效抑制乳腺癌
•基于金和二氧化硅的纳米结构作为递送平台,用于增强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L-多巴治疗效果
•通过工程化的外泌体介导方式递送microRNA let-7i-5p,靶向Toll样受体4(TLR4),以调节炎症并减轻脓毒症小鼠的急性肝损伤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
